如何判断碳源的投加时间和投加量

 行业动态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11-18 17:10:45
判断碳源的投加时间和投加量是污水处理(尤其是生物脱氮除磷工艺)中的关键控制参数,直接影响出水水质、运行成本和系统稳定性。以下是判断碳源投加时间和投加量的主要依据和方法:
 
一、为什么要投加碳源?
 
在污水处理中,碳源(如乙酸钠、甲醇、葡萄糖等)主要用于:
 
补充反硝化所需的电子供体(C/N 比不足时)
 
强化生物除磷(提供厌氧释磷所需的挥发性脂肪酸 VFA)
 
提高可生化性(BOD₅/COD)
 
当进水有机物浓度低(如低碳氮比废水),微生物无法获得足够的碳源完成脱氮或除磷反应,就需要外加碳源。
 
二、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投加碳源?复合碳源
 
1. 计算碳氮比(C/N)
 
反硝化所需理论 C/N ≈ 2.86(以 COD 计)或 BOD₅/N ≈ 3~4
 
若实际进水 C/N < 2.86,则可能需补充碳源
 
示例:若进水 TN = 30 mg/L,COD = 60 mg/L → C/N = 2 < 2.86 → 需补碳
 
2. 监测关键指标
 
出水 NO₃⁻-N 或 NO₂⁻-N 偏高(反硝化不彻底)
 
厌氧段 ORP 过高、VFA 不足(影响聚磷菌释磷)
 
生物池 MLSS 正常但脱氮效率低
 
三、如何确定碳源投加时间?
 
投加位置决定“时间”逻辑(按工艺流程):
 
碳源的投加地点及作用
 
✅ 最佳实践:将碳源投加在缺氧区入口,并设置在线 ORP 或 NO₃⁻-N 仪表进行反馈控制。
 
四、如何计算碳源投加量?
 
1. 理论计算法(基于反硝化需求)
 
碳源的投加计算公式
 
例:Q=10,000 m³/d,需去除 NO₃⁻-N 10 mg/L,使用乙酸钠(R≈3.43)
 
投加量 = 10,000 × 10 × 3.43 / 10⁶ = 343 kg/d(以 COD 计)
 
再根据乙酸钠的 COD 当量(1 g 乙酸钠 ≈ 0.78 g COD),换算为实物量:343 ÷ 0.78 ≈ 440 kg/d 乙酸钠
 
2. 动态调控法(推荐)
 
安装 在线硝氮仪 或 ORP 传感器 在缺氧池出口
 
设置控制逻辑:当 NO₃⁻-N > 设定值(如 5 mg/L),自动增加碳源投加
 
采用 前馈+反馈控制:结合进水流量、TN 浓度预测需求,再根据出水微调
 
五、注意事项
 
避免过量投加:导致出水 COD 升高、污泥膨胀、运行成本增加
 
碳源选择:乙酸钠安全性高但贵;甲醇便宜但有毒;复合碳源性价比高但成分复杂
 
混合均匀性:确保碳源快速分散,避免局部过量或不足
 
季节性调整:低温时微生物活性下降,可能需略增投加量
 
六、总结口诀
 
“看氮算碳,缺氧投加;在线监控,动态调节。”
 
通过 水质分析 + 理论计算 + 自动控制 相结合,可科学、经济地确定碳源投加时间和投加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