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需要理解“总氮”和“氨氮”之间的关系:
总氮 (TN):指水体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量,包括:
氨氮 (NH₃-N)
硝酸盐氮 (NO₃⁻-N)
亚硝酸盐氮 (NO₂⁻-N)
有机氮(如蛋白质、氨基酸、尿素等含氮有机物)
氨氮 (NH₃-N):只是总氮中的一部分。
为什么总氮超标,氨氮不一定超标?
超标原因不同:总氮超标可能是由硝酸盐、亚硝酸盐或有机氮含量过高引起的,而氨氮含量可能仍在标准范围内。
例如:一个经过良好硝化作用的污水处理厂,氨氮已经被转化为硝酸盐,此时氨氮很低,但如果后续的反硝化作用不彻底,导致硝酸盐氮积累,总氮就会超标,而氨氮并未超标。
处理工艺影响:现代污水处理工艺(如A²/O、氧化沟等)专门设计用于脱氮。这些工艺先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(硝化),再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(反硝化)。如果反硝化阶段出现问题,硝酸盐无法有效去除,就会导致总氮超标,
但氨氮可能已经被有效去除。
如果氨氮超标,通常会导致总氮超标(因为氨氮是总氮的一部分)。
但总氮超标,并不必然意味着氨氮超标。总氮超标可能是其他形态的氮(如硝酸盐氮、有机氮)过高造成的。
因此,当发现总氮超标时,需要进一步检测各项氮素指标(氨氮、硝酸盐氮、亚硝酸盐氮、凯氏氮等),才能准确判断是哪种形态的氮导致了超标,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处理工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