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氮激活菌应用及反硝化原理

 公司新闻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8-06 16:19:21
  总氮激活菌和厌氧氨氧化(Anammox)是处理含氮废水的重要生物技术。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应用及原理。
 
  总氮激活菌的应用

  总氮激活菌是指能够增强污水处理系统中脱氮能力的一类微生物,主要通过促进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来降低污水中的总氮含量。这类微生物在污水处理厂的生物脱氮工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具体应用如下:
 
  强化硝化作用: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氮(NO₂⁻),再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氮(NO₃⁻)。这个过程需要充足的氧气。

  促进反硝化作用:反硝化细菌利用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,将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(N₂),从而从水中去除氮元素。这一过程通常在缺氧条件下进行。

  通过引入或激活这些微生物,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脱氮效率,尤其适用于那些面临高氮负荷挑战的污水处理设施。
 
  总氮菌的反硝化原理
 
  反硝化作用是污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总氮的一个关键步骤,主要由一群称为反硝化细菌的微生物执行。这些细菌能够在缺氧条件下将硝酸盐(NO₃⁻)或亚硝酸盐(NO₂⁻)还原为氮气(N₂),从而从水中去除氮元素。以下是反硝化原理的详细解释:
 
  反硝化的原理

  电子供体:反硝化过程需要电子供体来提供能量以驱动反应。常见的电子供体包括有机物(如污水中的BOD成分)、氢气等。在实际的污水处理系统中,通常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。

  电子受体:硝酸盐(NO₃⁻)和亚硝酸盐(NO₂⁻)作为电子受体,在反硝化过程中逐步被还原。

  反应步骤:

  硝酸盐(NO₃⁻)首先被还原成亚硝酸盐(NO₂⁻)。

  接着,亚硝酸盐(NO₂⁻)进一步被还原为一氧化氮(NO)、一氧化二氮(N₂O),最终生成氮气(N₂)。

  这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可以简化表示如下:
 

反硝化反应
 
  环境条件:反硝化作用发生在缺氧环境中,即溶解氧浓度较低的地方。这是因为高浓度的溶解氧会成为优先级更高的电子受体,抑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还原。

  pH值与温度:适宜的pH值(通常在6.5-8.0之间)和温度(一般在20-30℃)对于维持反硝化细菌的活性非常重要。

  通过上述过程,反硝化细菌能够有效地将水中的硝态氮转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,从而实现氮素的去除。这对于减少水体富营养化、改善水质具有重要意义。
 
  在实际应用中,为了促进反硝化作用,污水处理厂通常会在设计上设置专门的缺氧区,并通过调节进水碳源、控制溶解氧水平等方式优化反硝化效果。此外,选择性地投加易于生物降解的碳源(如甲醇、乙酸钠等)也是提高反硝化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。

 
总氮原位提标技术